中国在“十五”和“十一五”期间,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期,2009年GDP总量世界各国(地区)排名从2001年的第六名上升到第三名,成为超越德国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。与此同时,在电子商务领域,政府对信息化基础建设,研发电子商务关键技术,制订相关的政策、法律、法规和标准,完善信用、支付、物流等支撑环境方面以专项资金、试点示范和工程项目等方式给与大力的支持和推动,政府推动、企业主导的格局已经形成,电子商务在此十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,进入了高速增长期。
CNNIC数据显示,中国网民规模持续稳步增长,到2010年底,网民总数已达4.57亿,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.2%,亚洲网民总数的55.4%。互联网普及率达34.3%,已超过30%的世界平均普及率。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数据显示:2008年,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.1万亿元人民币,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1257亿元人民币;2009年,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.8万亿元人民币,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人民币,同比分别增长21.7%和105.8%,其中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2.06%。
中、美、韩三国2002年到2009年电子商务发展规模状况如下表所示:
国家 |
指标 |
2002 |
2003 |
2004 |
2005 |
2006 |
2007 |
2008 |
2009 |
中国 |
电子商务交易额
(亿元人民币) |
— |
— |
9293 |
12992 |
15494 |
21709 |
31427 |
38251 |
同比增长(%) |
— |
— |
— |
39.8 |
19.3 |
40.1 |
44.8 |
21.7 |
美国 |
电子商务交易额
(亿美元) |
15100 |
17060 |
20510 |
24000 |
29720 |
33950 |
37040 |
— |
同比增长(%) |
39.8 |
13.0 |
20.2 |
17.0 |
23.8 |
14.2 |
9.1 |
— |
韩国 |
电子商务交易额
(亿美元) |
1600 |
2115 |
2827 |
3226 |
3722 |
4649 |
5671 |
6038 |
同比增长(%) |
49.4 |
32.2 |
33.6 |
14.1 |
15.4 |
24.9 |
22.0 |
6.5 |
由上表可以看出:从2002年到2009年间,中、美、韩三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呈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,即便是金融危机也未能遏制其增长的趋势。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充满着活力,是势不可挡的潮流;其次,2002年到2007年,世界经济形势良好,三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年增长率均为二位数,各国处在快速增长阶段,但金融危机引起经济下滑的结果,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年增长速度。由于金融危机源于美国,对美国的影响结果显现于2008年,电子商务年增长率降到了9.1%,对中、韩两国的影响则延迟到2009年,分别降至21.7%和6.5%。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年增长率这一指标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。
从 2009年的GDP总量世界排名来看,美国为141190亿美元位列第一,中国为49905亿美元位列第三,韩国为8329亿美元位列第十五名。而中国2009年电子商务的规模与韩国2008年的5671亿美元相近,与美国相比差距甚远。有关数据还显示,2008年美国和中国电子商务B2B交易额占整个B2B市场的比率分别为 29.4%和11.3%。中国与美、韩两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相比,电子商务的应用不论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。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,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,持续进行业务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尚需努力,发展电子商务任重而道远。
作者: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梅绍祖